六月底因為要參加位於Amsterdam的ReMaTec展,所以跑去了荷蘭住了五個晚上,再加上飛機時間前後剛好七天。
6/22晚上
搭著55688前往松山機場,然後發現自己沒有零錢,所以只好拿100元跟別人換了50個硬幣,投了120元當車資。
在車上買了「獲得」的大陸有聲書 (之前Bernie介紹給我聽的),我聽了還是覺得這內容好生硬很難啃
Check In之後還有好多時間,都快忘記自己一個人出國原來是這麼悠哉
搭上了前往Amsterdam的荷蘭航空,餐很難吃,而且大概年紀越大,越難在機上睡覺,睡得也不是很好。
6/23
抵達的時候是上午六點,荷蘭剛日出
機場內有中文的廣告
過海關很輕鬆,排一下就過去了
接下來的任務是從機場到我們所住的地方 (或者是展會),研究了一下展會提供的免費火車票要怎麼用,結果一定要印出來,印出來花了1€
↓ 火車網 很複雜,通常是遠距離旅行的時候才會搭到火車,火車又有分sprinter跟intercity,這兩個我不太懂有什麼差,我們除了前往機場是搭火車之外,其他時間都是搭Metro以及Bus。
↓ 火車是雙層的,之前在歐洲也有搭過類似的
因為聽不懂荷蘭文,所以我謹記第二站要下車,但是還是下錯站了,所以又入站再搭回去
搭到RAI,因為太早了,才上午七點多,我們先找個地方吃東西
↓ 荷蘭的腳踏車道,是紅色的道路,超級大;在荷蘭因為單車及機車同道,但是單車多很多,所以沒有什麼問題;在台灣大概就只會是機車走單車道吧?
↓ 這是展會場地,不重要
↓ 第一餐,是一個路邊攤。在荷蘭的大城市,英文是很方便的語言,荷蘭文跟英文有點相近,所以大部份的荷蘭人可以講一口流利的好英文。可能是因為靠近海,所以賣了很多跟海鮮相關的產品,像是魚沙拉之類的,不難吃,只是貴,這樣子要5.5€
吃了一些東西,才覺得沒這麼餓,應該是荷蘭航空的伙食讓我一點食欲都沒有,所以下飛機就很餓
在咖啡廳待到了十點展會開始,拖著大行李去展會。一下子就繞完了半圈,這個展會不太大,突然覺得安排太多天在歐洲了。
離開了展會,再拖著行李開始走去我們住宿的地方。住宿的地方位在Amster河邊,距展會大概2公里,搭Metro三站再走900公尺,搭Bus兩站再走600公尺,反正是一個交通沒有很便利的地方。因為當天我們沒有買Day pass,所以就決定拖著行李走去。順便可以看看這個城市的市景
↓ 很多樹
↓ 真的很多人在騎單車,而且單車道規劃得很好
河邊有很多船屋,根據日後我參加的Bike導覽,因為在1970年代石油危機的時候,許多人把房子賣掉買了一艘船住在上面,爾後市政府為了管理這些船屋都幫船屋設了門牌、有水電、瓦斯,也因為無法再新設了,所以船屋的價格會比一般的房子還要貴。(雖然大部份都很老舊且小)
我們住的船屋是屋主的船屋旁邊的房間,有獨立的衛浴,還有上下舖,
許多人會種一些植物在浮島上,有掩蔽的作用
我最喜歡的浮台,日落後乘涼很不錯。
河上的鴨子不怕人,看到有人就跑過來
這是一個很愛曬太陽的國家,後來才得知因為大部份的時間都是陰雨,所以有太陽的時間大家都會跑出來曬太陽,就算是平常日的下班之後也是,因為日落晚,所以六點到十點之間還有很長的時間可以在河邊玩耍
6/24
因為時差的關係,很早起床,河上沒有這麼多船,就是平靜如鏡,早上會有人在練習划船,但是不會有party船
這是路過一新式大樓外面的垃圾桶,家用垃圾似乎放在這裡即可,同事說垃圾車會來把整個箱子掀起來,把裡面大垃圾倒出來
↓ 停車費依然很高,是自己繳費放在擋風玻璃上的方式
↓ 走往Metro Station的路上,看著人來人往騎單車覺得是一個很有趣的街景
↓ Metro的線似很不多,剛好都是我們的生活範圍之中
看完展會之後,我們後來到了市中心,市中心即是Central Station附近,鼎鼎大名的紅燈區也在那裡。有很多紀念品店可以逛
Delft Blue算是荷蘭的特色,明明就是中國的青花瓷
荷蘭算是很早開始航海的國家,在西班牙之前是海上強權,在那個時代充滿了貿易的機會,Amsterdam是那個時候發展起來的,那時候是以門面的寬度來課稅,也因此大部份的門面都會窄,但是深且高;另外一個特色是這裡以前都是海,房子的地基是打在木樁上沉在海裡,久了就會像喝醉酒一樣東倒西歪,如下圖
大麻也是荷蘭的一個特色之因,各種大麻製品可以在紀念品店之中找得到
Amsterdam的市旗就是XXX,在馬路上、水溝蓋上都可以看得到XXX的痕跡,Amsterdam也因為合行的招妓而出名,所以紀念品店也會有關性相關的東西
街景,遊客超多
一邊走會一邊看google map這是什麼建築,但是看完就忘了
↓ 這時已經下午五點了,我們連中餐都沒吃,所以找了一間店點了漢堡吃,這漢堡比我預期得好很多 (8.5€)
↓ Amsterdam本身就是一個運河城市,Bike Tour的導覽說每一週都會放開閘門讓新鮮的水流進來,所以水不至於太噁心
↓ 大麻在荷蘭是合法的,但是我不確定這種奇幻磨菇是不是還是合法的?總之,在這裡,吸大麻用麻葯不再是需要偷偷摸摸的事情
↓ 隨手拍的街景
這是南教堂,太高了,手機的鏡頭無法拍出全景。抵達時已經關門了 (下午五點關門,十分歐洲的感覺)
↓ Amsterdam的建築都是用磚,當然與當地的環境有關,這裡沒有石頭沒有木頭只有很多泥巴,所以盛產磚也是合理的
↓ 種花種草的美感融入在日常生活的環境之中,我就覺得我欠缺了這種感覺
↓ 就這樣子走過有運河的小橋,很特別的風情
6/25 週二
住在河邊的好處,就是起床就有美景
看他們家家戶戶都有種花,原本動念想要買這裡的種子回去種,然後才想到植物種子是不能隨意帶進國內的
昨天晚上喝酒之後的痕跡
理想中的船屋,有兩層
由於展會花兩天逛完了,所以今天有點像是休息日,所以我們跑去市中心搭船
↓ Central Station 聽說整個火車站都站在木樁上,我覺得荷蘭的河海工程應該很厲害
選了一間我覺得價格可以接受的船坐,還有中文導覽。但是Bike Tour說只要是在市中心搭船的都很爛,一點都看不到這個城市的風光
搭船的大多是講英文的人,我覺得美國人好像很常過來旅行
船上的導覽主要是繞運河一圈,大概一個小時,路線大概如下圖:
導覽會介紹一些景點,但是因為是預錄好音的,所以少了一些互動,基本上就是自己聽著導覽的一個小時。
許多景點我沒有太仔細記,所以我也不知道怎麼寫。
運河的水真的很髒
船行約一個多小時,搭完有種想睡的感覺。我們繼續前海尼根博物館前進,沿路走過去。
杜沙德女士蠟像館有常駐館,是不是應該覺得驚奇一下?但是我一直對於蠟像館沒什麼興趣
剛剛因為搭過了船,所以知道這個城市有主要運河有三條,所以我們沿著主馬路一直往南走,會經過每一條大的運河
花市賣著鬱金香的球莖,心想著是不是可以帶回台灣當紀念品呢?
好不容易走到了海尼根博物館,發現現場買票比網路上買票貴了3€,所以在排隊的時候立馬刷卡買票,在驗票的前一秒收到了email確認函,還好我有買行動網卡啊
恩 坦白說若不是來到這裡我還不知道海泥根是荷蘭的牌子
年滿十八歲的人才會有喝酒的手環,上面有兩個鈕扣,一個鈕扣可以換一杯啤酒
一開始就介紹了海尼根的歷史,然後再來是介紹如何製作啤酒,然後再看到製作啤酒的實體容器。最後就是啤酒的實喝了
一個人兩杯啤酒坦白說還真的喝不完,到後來我們各放棄了一杯啤酒
沒想到荷蘭的照這麼多想要分享紀錄,所以先完成一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