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切安頓好之後,開始看白色巨塔。
大概是我大四時候的日劇,主角是唐澤壽明以及江口洋介,我只會江口洋介有印象
1992年的東京愛情故事讓我對三上這個角色印象深刻。
我知道裡面是在講兩個醫生之間的事情,一個是壞的,一個是好的
但是詳細故事的內容是怎樣,一直到我最近看完對整部日劇有所了解。
財前醫生,被大家批評說是一位心機重,又權力欲望很強的人,用盡心機去獲得權力。
里見醫生,是一位很誠懇,正義感很重而且對病人很好的醫生。
我一直看下來,我覺得財前所代表的,應該是絕大多數的人的形象,而里見應該少數人的形象。
其中有許多衝突的劇情,包括里見駁斥院長的診斷,財前為了怕事,所以不願意幫忙開刀。
或是因為癌症末期的病人應該轉到別的醫院去避免佔用病床。
以及面對醫療糾紛的時候,大多數的人都會順應著輿論的壓力而屈服,試著掩飾真相,里見卻像傻子一樣不畏強勢。
今天,若我是財前醫生,我覺得我也會與財前醫生一樣,做同樣的思考。
工作過的人就知道,長官所做的決定,明明知道他的決策是錯誤的,但是我們還是得做
因為長官的職位比較大,所以可以命令我做事,我也不願意去得罪他,所以我還是會乖乖照做
(當然,若所做的決定關乎一個人的生死,我可能會有勇氣去做我認為正確的事情)
財前醫生不願意得罪院長是正常的,就如同警察不會願意得罪警察局長一樣。
另外,站在一個整體的醫療效率來看,我也認為應該要把床位讓出來給有救的病人
或許我這樣子說是很沒有同理心,其實癌症末期的病人也是人,他們的感受我們也應該要顧慮到
但是,有效地運用有限的資源是管理學所追求的事情
若一個大的組織所做的任何一個決策都要考量到每一個成員的需求,這樣子就無法運作下去
所以我也覺得財前的看法沒有錯
財前當上教授之後,跟別人說話的口氣就變得很差
這是我無法接受的,我覺得一個人會不會受到別人的尊敬,不是在於他的地位
醫生,若有好的醫術,就是一位好醫生
醫生,不會因為當上了教授,就會是一位好醫生
里見醫生一直不把教授職位看在眼中,對他來說,能夠做研究,研發出新的葯去救人
能夠在臨床上安撫病人的心情,治好病人的病,這樣子才是醫生的本份
奉承長官、爭奪教授的位子,這並不是醫生應該做的事情
財前因為自己的疏忽而讓佐佐木這位病人因為癌症而過世
一直到後來,他還是不知道自己是錯在那裡,因為他不知道替病人或是家屬去思考他們的心情
很諷刺的是,癌症的醫生,自己卻得到了無法治癒的癌症
從頭到尾,對於教授的爭奪戰、用盡心力去掩飾自己的過失,也不知道為了什麼?
人,始終難逃一死,而且死亡的來臨,往往使我們措手不及
我們的人生,應該要追求的,是更有意義的東西
或許,每一刻的心安理得,珍惜每一項擁有的事物、做出更多有益大眾的事情
里見花心思在研究,財前花心思在爭取權力
同樣是難逃一死,研究所留下來的成果是有益於大眾的
爭取權力的結果,只是令人不勝唏噓
人生有限,大家要好好把握
- Jan 17 Thu 2008 10:37
白色巨塔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