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去年養烏龜之後,就會思考著要怎麼讓烏龜的活動空間變大。
我養的地圖龜是很會游泳的烏龜,而且生活在北美的環境,冬天是會冬眠的,換言之,就算低溫也不會死掉。不過在台灣這種不夠冷的冬天可能還是無法冬眠。
在youtube可以找到相關的影片↓ 在結冰的水面下冬眠的地圖龜
神奇的是他們在水底下是不用到水面來呼吸的,除了因為生理代謝慢之外,他們還會用肛門去獲取水裡的氧氣。我有發現牠在水中游泳的時候,肛門是開開的。
因為烏龜贏在魚就是牠有爪子,我也曾剪過,但是剪過好像更鋒利。(身邊的魚破皮更嚴重)所以後來就不敢剪了
所以身邊的魚常常會被牠抓傷…
我懷疑巴卡的眼睛就是這樣子有白矇的…
整缸魚就只有巴卡會咬Antonio。可能牠知道Antonio是老大哥的存在,所以都挑比較強壯的打架,對於其他比較弱小的魚反而都不理不睬。
Antonio因為有殼,所以大部份的攻擊都對牠無效,但是偶爾還是會咬到手腳頭這種地方,所以Antonio也是滿身傷痕。
我心想這就是為什麼常常覺得魚缸不夠大跟不夠多的原因了
這一缸是我唯一一次烏龜跟魚混養成功的例子,再之前在家裡有跟烏龜混養過紅珍珠關刀(不知道如何掛掉),大嘴鯨(被吃掉)。
家裡剩西非側頸龜時也混過超大朱文錦,但是可能因為移缸的時候受傷,所以朱文錦當晚就掛掉了。
↓ 養了一年多的朱文錦死掉我還頗難過
藍寶鸚鵡成魚還是被西非側頸龜吃掉。
↓ 雖然是微笑龜但是殺傷力還是滿驚人的,我原本以為會和平共處的,結果一個小時就把藍寶鸚鵡吃掉了…
因為無法一口吞,所以是一口一口慢慢咬死的,然後再吃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