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應該有說過我最近迷上了「心理敲敲門」這個podcast,若沒有說過我現在說一次 XD
一部份是我本來就很愛心理學的東西,可能自己曾經從中獲得了一些東西,所以希望透過聆聽心理學的知識來了解自己在想什麼,順便提醒自己「自我覺察」的重要。
而我聽過的心理學podcast (像是哇賽心理學、超直白心理學)大部份都是比較生硬一點的知識,可能因為主持人是男生,或是試著用科學的角度去看待心理學,所以硬知識多,但是少了一點溫度。心理敲敲門這個節目比較像是從生活之中去探索自己某一個念頭背後的成因。或許比較多可以自己著手的地方。
這集的節目說了主持人生活之中發生了一件糗事:在拿珍珠奶茶的時候因為手滑所以掉到地上,她的滿腳都是珍珠,而她的第一個反應是:完蛋了
而她聽到的第一句話是她的妹妹對她說:「我上週才發生過一樣的事情」
值得說的是:主持人察覺到了她的第一反應是害怕被罵。或許從小就是被要求不能犯錯,所以犯錯之後的反應是「完蛋了」然後僵住不動。
第一反應通常是原生家庭給予的觀念,內化成自己的直覺反應,也因為這種直覺反應會一直跟隨到我們長大。
而跟她同父同母的妹妹也應該有同樣的家庭教育,但是她妹妹的反應卻是說了一句話讓她化解尷尬的話,並不是說她很糟糕、而是有點自嘲似地說自己也做過一樣的蠢事讓她不再覺得自己這麼糟糕了。
理論上同樣的爸媽會有同樣的直覺反應,但是她妹妹的反應卻是比較客觀而且能夠不再自責,這或許是因為妹妹她是旁觀者的角度,但是這也代表著若發生了問題,我們也可以試著從旁觀者的角度來觀察自己。
聽完這集之後,我常常注意到自己的反應。
像是有一天我老婆跟我說:「冰箱裡的燕麥奶已經過期了」。我聽到的第一個反應是說:「對不起」
說完對不起的當下我意識到我的反應很奇怪,所以我笑了。
因為我從小就被爸媽教導不能夠浪費食物,所以一旦浪費食物我的直覺反應是道歉:我錯了,我不應該浪費食物。
但是我相信我老婆說這句話的原因並不是在責備我,而只是告訴我:當初我買的燕麥奶過期了,或許只是跟我說屬於我的東西要被她丟掉了,但是我卻腦補成:她在責備我因為我說要買燕麥奶,花了錢但是沒有喝完很浪費食物。
這句「對不起」道盡了我被原生家庭之影響很深。
有一次,我跟老婆說接下來週五的晚上通常會去我媽家用餐,但是這件事情我需要得到她的首肯,所以我跟她說:週五晚上回我媽家吃飯,可以嗎?
我問的心情其實是有點忐忑的,因為我從小太常被爸媽說不行,所以做什麼事之前都會問「可以嗎?」同樣的,說完的瞬間我就知道我自己又被原生家庭給影響著。
這句「可以嗎?」我並不是在跟老婆討論的語氣,而是在徵求爸媽首肯的語氣而說的,而這種語氣拿來跟老婆說話坦白說很奇怪
老婆或許也習慣了我這麼說話的方式,她不覺得有什麼問題,只是當我聽了這集podcast之後,我才發現自己的心態很奇怪,同樣的也代表我自己到現在還沒有擺脫父母不信任我的這個影響,對自己沒有自信、覺得自己無法做出好決定的心情。
或許沒這麼糟,但是也道盡了原生家庭對我的影響。
剛好最近看到了一位心理師說了她跟她老公之間的事情,我用文字檔截錄下來:
剛好聽完了這集podcast,也看到了這篇文章,也深深理解原生家庭的許多觀念會影響著長大之後的我。
不代表自己就是滿身傷疤需要被別人救贖,這集podcast也說到了四樓的天堂裡的一句台詞:「人必有傷,人因傷而完整」
沒有人不會沒有創傷的,但是人需要有帶著傷繼續往前走的勇氣。我們不會要求海邊不起浪,而是能夠乘風破浪的能力。
同樣的道理,我們或多或少都會帶著原生家庭的觀念、想法,然後影響到長大的我們。重點是我們能夠「有意識地」去將這些影響內化成自己的優點、長處,說出原生家庭給我的觀念,而不是用來自責、自卑或是自我否定。
以我的例子來說:當一個嚴以律己的人沒有什麼不好,這就是原生家庭帶給我的東西,但是我不需要用下屬面對上司的心態去跟別人說話,我也不需要用「凡事都是自己做錯」的方式在看待自己的行為。
要慢慢地練習,自己的起心動念,都需要有意識地做而不是無意識地在反應著。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