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載著我媽前往她要去上課的教室,途中,提到了她最近都在做葉子老師的超慢跑,然後開始數落我:「你都沒有做,對吧?」
我說對。
然後開始噼哩叭啦開始說我為什麼不做,為什麼不聽話,大哥都聽她的話都有開始運動
那天,我載著我媽前往她要去上課的教室,途中,提到了她最近都在做葉子老師的超慢跑,然後開始數落我:「你都沒有做,對吧?」
我說對。
然後開始噼哩叭啦開始說我為什麼不做,為什麼不聽話,大哥都聽她的話都有開始運動
記得當初去參加蟻基訓的時候,都不覺得自己擔任蟻導引員會有什麼問題。
第一次團集會(八月),在新生公園的那天,我就覺得我的問題好大。一部份是蟻導有點無聊,要帶著小孩進行活動。另外就是好累,需要一直看著小孩,那時就很想要回到育成會當個閒人。
第二次團集會(九月),去淨灘,事先要去總勘,所以跑了兩次八里。這一次因為下午的活動很精采,所以好玩的程度明顯比上次好。
這一週,我接到了三張罰單
1、我騎著goshare從巷子右轉大馬路,沒有禮讓在人行道上的行人,被後車拍到,罰款1200元。
2、我開著車,在紅燈時,因為想要急著往前,所以前輪壓到了機車停車區,被後車拍到,罰款900元。
3/1 (三)
拿起了老媽在花蓮的喇叭,拆開來研究,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聲音出不來,後來透過網路的資訊,猜想是調整音量的可變電阻因為年久而接觸不良,跟仲岳討論了一下,拆開喇叭後點上了一些潤滑油(這也是網路上的人教的),透過潤滑油的傳導就讓原本完美沒有聲音,一下有聲音一下沒聲音的喇叭,重新回復它的功能。十分有成就感。
從高中時期,收到的卡片會存下來,最近心血來潮,把所有的信件跟卡片都整理了一下。
許許多多高中收到的生日卡片,署名那邊,寫了名字,但是卻不記得是誰。看了卡片的內容,才知道可能是國樂社學妹,或者是國樂社學妹的同班同學。
回憶不明朗,也不深刻。這種卡片看得出來就只是為了送出一張卡片而寫的,我就全部丟進了回收箱裡了
大概從去年十二月之後,發現youtube有人在講解象棋,閒著沒事的時候(像是開車時),就會放著象棋講解,看別人象棋主播在下棋的時候想法是什麼。
就這樣子看久了,聽久了,也慢慢開始有一點心得。
所謂的心得,也就是在下每一步棋時,應該要有什麼想法。
上午七點,因為天亮,帳蓬內也亮了,所以就醒了。露營區看霧社水庫,視野真好。阿和的爸爸說今天應該不會下雨,我還有點訝異因為今天比昨天陰一點,他說看山邊的雲,可以知道這是山嵐而不是厚雲
上午九點準備出發,整個露營區都是同一團的人,大概二十六帳,一百多個人。這段人大學時常常在這裡辦營隊,可能印象太深刻了,以致於過了二、三十年還在緬懷過往的時光,也因此每一年都會來霧社這裡大集會一下。這次整團有上下五個年級,我也覺得過了這麼多年還能夠聯絡,一起出來露營,這份情感頗不容易。
從小到大,群育都是會被拿來評批的一個項目。這個學生合不合群,是否能夠與他人團體合作,是否能夠善於溝通,這個「人格特質」從小到大都會被拿來評估:你是不是一個好學生?你是不是一個好職員?
這個價值觀深深地影響了這個世界的運行方式。若一個不擅長表達自己的人,就會得到比較少的關注機會。為了當一個「看起來很好相處的人」,我們很努力地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大家都喜歡的樣子」,而不是「自己本來的樣子」。
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有很多不同面貌的人,今天我想要記錄的,是我自己發現自己的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