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之下,開始了北海計劃,在南竿、東引幾個島挖了坑道,用於戰時補給之用。現在已非戰時,所以坑道被拿出來觀光之用。

仔細想起來,1968年距八二三砲戰的1958年已經過了十年,再開啟北海計劃實非必要,當時的國際上還在打的戰爭是越戰,或許老蔣仍幻想著可以用越戰的對峙之勢來博取可能的勝機,也或許領導者純粹沒事找事給底下的阿兵哥做,讓下屬仍抱有可能反攻大陸的幻想。無論如何,現在的北海坑道是當時背景之下的產物,現在只能用坑道來緬懷過往了。

數年前來過,但是已經忘了當時的場景,透過舊地重遊才能一點一點還原出過去的記憶。幾年前的文章翻出來再看一次就覺得時間飛逝。

↓ 旅客服務中心就在北海坑道旁邊

2020_1009_103059

↓ 從旅客服務中心走向北海坑道的入口,約300公尺。今天的風浪很大

2020_1009_104257

↓ 大部份旅客會在這裡拍照

2020_1009_104334

↓ 我們也在這邊拍照

2020_1009_104613

↓ 因為這次帶著兩隻小的,所以有什麼船都要搭一下。北海坑道的搖櫓當然不可少。

2020_1009_105339(001)

北海坑道搖櫓的人會講解一下這裡的坑道是如何被開挖出來的,包括當初先預鑽的洞變成了蝙蝠居住的洞也會說明。

2020_1009_105404

↓ 亮亮在不明究理時,就會連想到搭船看蝙蝠

2020_1009_105630

南竿北海坑道是築在「井」字型,因此船在其中可以繞一圈

2020_1009_110139

2020_1009_110219

上岸後,再跟穿紅褲子的海龍蛙兵拍照

2020_1009_111931(001)

2020_1009_112046

↓ 北海坑道誌,雖然這是一個大工程,但是不免會想:花了這麼多時間、金錢、人力的效益在那裡?

2020_1009_112127

【大漢據點】

離開北海坑道,前往旁邊的大漢據點。這個據點雖然若北海坑道這麼有名,但是其坑道的長度也是很長,想當初所花的精力無法想像

大漢據點外有長得像印地安人頭像的岩石

2020_1009_112602

從大漢據點可以看得到北海坑道口

2020_1009_1129262020_1009_113139

與印象中不同的是據點內已經貼滿了LED光條,比之前來的時候明亮許多。

2020_1009_113237

曾經來過這個景點,但是卻又不記得當初是走到那裡,有點熟悉的感覺。或許日後我有機會走翠谷的坑道時也會有同樣的感覺吧?

2020_1009_113438

大漢據點如同四年前,也是展出砲,還有透過各個砲點可以看到外海的小島。兩隻小的在坑道裡亂竄,因為有小阿姨的關係我難得清閒可以好好拍照。

DSC_3256.JPG

這裡以前是禁止攝影的

DSC_3273.JPG

上午行程結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藍色胖海象 的頭像
    藍色胖海象

    藍色胖海象

    藍色胖海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