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自許自己是佛教徒,然而我自己也清楚,我並非深信不移。

最近聽到podcast提到了心經,所以勾起了自己大約十年前、那時還每週上課的上課日子。

因為每週上課,就會知道自己身邊有許多人是多麼地依法行持,都會知道自己的渺小,心理不夠堅強,信念不夠堅定等等

那時候每月也有去參加廣培,針對35歲以下年輕人舉辦的兩天一夜營隊,從週六上午集合於新竹鳳山寺,一直到週日下午四點結束營隊離開,密集的課程思辨讓我們更了解自己對於佛學的想法。就算在美國念書、竹南工作也都會維持著每週上課的頻率。逢年過節還去當志工,團體有大型活動也要當志工,志工本身還有培訓等等,總之這樣子的社團投入豐富了我的生活。

現在想起來,那時候因為工作上沒有進展,而自己有太多時間在思考自己人生的問題,而投入福智團體活動對我來說是阻力最小的事情 (至少我爸媽十分支持,女友不反對),所以我會想要做這件事情,而我的投入只是一種變相的隨波逐流,並非自己發自內心地相信以及追尋人生的目標,然而在團體久了,每次說著要「成佛」自然而然就會把這句話掛在嘴邊而說了出來。

爾後,因為結婚、生子、工作種種因素,就漸漸淡出了廣論課,減少了接團體的時間,到最後完全沒有上課,但是我自己內心,或者說我的價值觀仍維持著偏向佛學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想法,可能是最為簡單而且比較容易的遵循法則。從我淡出福智的活動之間,我爸媽仍持續地繼續在福智團體學習,對於我爸媽來說,我這是不長進,對我自己來說,這是我思考之後選擇的結果。

至少我不想花太多時間在社團而犧牲了自己運動的時間或是放著莎莎一個人帶小孩。這或許是我一種長大的表現?而不是像過去隨波逐流而去。


自己追求佛學的心,也就在沒有上課之後就漸漸淡了,話說自己也曾很認真想過自己是否能夠進到寺院當實習生?後來覺得最後的結果應該是我無法接受的,所以就放棄了這個念頭。


【為什麼已經經過了三大阿僧祇伽,卻非眾生成佛?】

我大學時曾念過Markov Chain,若其中一個state是absorbing state,意謂著若進入此狀態,則無法離開,無論進入此狀態的機率多小,則在無限次之後全部的人都會進入這個狀態。若將每一世都看作一個state,而成佛是absorbing state,若人人都有佛性皆可成佛,所以有一定的機率會進入absorbing state,而三大阿僧祗伽形容輪回了無限次之後,就算成佛機率很低,如同無限回合之後,理論上最後所有人都會進入這個狀況。換言之,若是以狀態來看,最後所有人都會成佛,只是過程的多與寡。

唯一不同的是:Markov Chain的特性是這一個state只會影響到下一個state,而且去到下一個階段是隨機的分配;成佛之路卻是彼此相互關連且非隨機分配。我只是在思考的是,若成佛之後就不會再跳脫了,而我們現在已經過了三大阿僧祇伽了(至少四千年前釋迦牟尼出現時已經歷經了三大阿僧祇伽),為何這世界上仍有這麼多未曾進入absorbing state的人呢?有可能機率很低而三大僧祇伽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這麼久,另外就是有可能這個state並非absorbing,也有可能我們這輩子沒有做出正確的選擇進入absorbing state的機率為0。

也有可能時間這個維度並不出現在三大阿僧祇伽之中。換言之,佛所說的三大僧祇伽並非我們認知的時間、或是我們認為的轉世。

或許,佛經裡所描述的是超過三維的世界。我們無法用三維的世界觀去看待祂。


回頭看我十年前在念廣論的文章,其中的想法在我現在看來有一點盲目地可笑。「因為我們無法了解全部的事情才去學佛,如同嬰兒無法知道母奶裡的成份再決定要不要去喝」其實喝母奶這個行為是本能,因為不喝會死;學佛卻非本能 (或許對於佛教徒來說學佛是本能?)(不學佛比死更慘?)這幾年有許多思想的碰撞在我的心中,過去曾經信以為真的道理,或許只是宗教安撫人心的一個手段。

【為什麼我們會需要宗教?】

因為我們並非全知全能,所以我們面對於自己無能為力的狀況時(例如:親人遭遇橫禍在急診手術室裡),我們能做的,只有相信一個號稱自己全知全能的人而跟隨祂,向祂祈求禱告,把希望放在祂身上,並且希望事情往我們期望的方向走去;而當事情不如預期時,我們也有一個慰藉自己的方法,告訴自己已經盡力(祈求禱告)了。

而人的脆弱點,也或者說是人的特性,讓我們需要宗教,但是這個特性也讓許多打著宗教名義而進行利益自我的詐欺犯有機可趁。這種模式反覆發生。

因為「相信宗教」所以我捐款、奉獻自己的時間、精力,將大筆大筆的錢財交給一個團體使用,並且期望這個團體會因為這麼多人的錢財做出更多利益大家的事情。這個宗教用任何一個宗教代入都可以成立,無論是大家相信的慈○,我爸媽相信的福○,或是Netflix所述的攝○教,將信徒打死的日月○功都可以代入。並沒有自己所相信的佛教就比較正道,而非我所信的宗就就是歪道。

想到這裡,就會理智一點,我們將大筆大筆的錢財給他人花,然後覺得自己在這個其中賺到的功德,是真?是假?


提到捐款,讓我想到日前母親希望用我的名字捐款。捐款的目的是為了在美國買一個高爾夫渡假村,將其改建為禪修中心。

因為她的同行善友認為我這輩子資糧不足,所以一定要我用自己的名字捐款。(最讓我嘆氣的就是這種善友),若是平常我媽才不會為了2000元跟我要錢,但是因為她被善友給說服了,所以傳訊息叫我轉錢給她。

若是我媽需要2000元,我當然毫不猶豫給她,但是現在是她想要用我的名字捐錢給加拿大的宗教團體在美國買高爾夫球渡假村,遠在天邊的宗教團體以及花了我覺得不必要的錢,會讓我有點心不甘情不願。最後,我還是選擇了一個乖兒子,把錢給她,但是我的內心一點都沒有贊成這件事的感覺,純粹只是抱持著給我媽用錢的心態。

這個時候就一定會有人說:因為我的心量不夠大,所以我的受益不夠大。若心量是利益有情,這份功德則會一直增長廣大下去;若只是抱著給媽媽錢的心態,功德就只是侷限在某一個人身上而無法繼續增長廣大。

有看到這其中的弔詭之處了嗎?先用一個無法衡量的「心量」來貶低你,心量的高低決定了功德多寡,同樣的行為在心量之下驅動就會有不同結果。但是迷信與確信的差別在於可否驗證,而「心量」這件事無法驗證,以及「功德」也無法驗證,我怎麼能武斷地說這兩者之間存在著正相關?同樣的,我也無法驗證這兩者之間沒有關係,所以我也無法說這兩者之間無相關。

而我最不喜歡的是,當奉勸我捐錢時,會說因為我這輩子資糧不夠,所以要多做布施,才能夠下輩子有錢。這難道不是一種「利誘+恐嚇」心態嗎?


回歸到我一開始寫這篇文章的原點,我聽到podcast講解心經時,顏老師提到了一個想法,他解講的是佛學而不是佛法。佛學可以是一種哲學思想,一種面對人生的態度。我們需要的其實是改變自己思考的方向,這種一點一滴開始做起的修行(若不想要用這麼宗教的詞,你也可以說是自我的進步),比較能夠符合我現在的想法。

所有事物的呈現都是因緣合和,若其中一個因素不在了,這個現象就會不在。而人生就是這樣子不斷地面對這樣子的真相,承受這樣子的真相,想想覺得可喜也可悲。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家人,但是要認清家人這份感情是因緣而聚,總有一天會因緣消失而消失,明知如此,卻是貪戀著每一刻跟家人相處的美好,這或許也是一種隨波逐流的表徵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藍色胖海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