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工作跟算成本有相關。在還沒有就任這份工作之前,對於算成本沒有什麼概念,但是工作了幾個月,還是有點東西可以跟大家分享。
由於小弟所待的是面板工廠,算成本的精密程度可能不若半導體業這麼精密,但是面板算是有趣的產業,前半段的製程較像半導體的製程,一樣會過PECVD或是GL、CT、等等Layer,後半段的製程就像是傳產的勞力密集加工業,所以對我來說也算是我之前工作的部份延續,同時我也可以用我在這個廠之中所學到的知識去反推我之前的工作經驗或是我父親的公司該如何計算成本。
首先,先把概念寫一下,再寫我在教召之中的想法。
成本主要可以分成兩個部份來估算:
1. BOM (物料成本)
2. Labor and Overhead (工費成本)
會分為這兩個大項目主要是因為這是兩個不同的算法。
1. BOM
若有學過生管的應該知道BOM是Bill of Material的縮寫,要怎麼翻譯成中文?我覺得用「物料清單」來翻譯應該是最為貼切的。
BOM的成本算法很直覺:用量✕單價=成本
雖然說很直覺,但是實際上執行起來也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包括BOM的使用單位與採購的採買單位不一定會一樣 (像是線材在工廠的用量會用公尺,但是在採買上可能是用一捲來計量,這之間要有單位換算)、或是匯率上的差異(採買的單位可能是美金或是日幣,我們估算成本的時候會用台幣)(然而我們估算的時候應該用此時此刻的匯率還是用當時採買的時候匯率?我到現在還沒有搞得很清楚....)
在用量上得考量到累積的良率
累積良率是什麼?
一個產品的良率是90%,換言之,我們得投入1/0.9=1.11111的原料才能得到產出為1的結果,因此用量上得考量良率的因素,於L+O的Require Hour亦然。若我們有經過A(90%)→B(95%)→C(80%)製程,我們想要在完成C的時候得到一個完整的成品,我們得在一開始的時候,投入1/80%/95%/90%=1.46的投入,因此我們需要用到1.25(1/0.8)個C站的物料、1.31(1/0.8/0.95)個B站的物料及1.46(1/0.8/0.95/0.9)個A站的物料。
2. Labor and Overhead (簡稱L+O)
L+O的算法就較為複雜一點,直覺上就是: HourlyRate (工費率)✕ Require Hour(所需工時)=成本
2.1Hourly Rate如何估算?
Expense(費用)/Total Require Hour=Hourly Rate
Hourly Rate的意義如同它的公式所示,為平均每一個單位時間所需要的費用
2.2費用是指什麼?費用為用於在製造上的費用,像是勞工的薪資、工廠的水電、機台的折舊等等
2.3Total Require Hour如何計算?
Require Hour的計算來自於預估下一季的產能需求:Σ(Quantityi✕Std.Tact Timei)
(前提是我們的成本資訊是用在預估下一季的成本,若我們的成本資訊是用在計算前一季的成本,我們應該用前一季的實際產出狀況)
Hourly Rate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當良率降低,換言之,我們得投入更多的工時於製造出同樣的產品,由於Require Hour增加的結果讓Hourly Rate反而是降低的 (白話一點,良率低的產品擁有較便宜的工費率,跟我們一般的認知不同,為什麼會有這樣子的現象?因為我們單一只看工費率的時候,少考慮了Tact Time的因素)。
2016補充:
估算Hourly Rate是關乎公司的政策,可以用標準工費率,也就是固定了產能,然後去估算Require Hour。
若用實際的產能去估算,可能會因為需求不同影響產出量的多寡而造成了成本會上下波動,因此,大多公司都會用「標準成本」去當作產品成本的原則。
所謂標準成本,代表所用的因子,包括產出量、良率、工時等等都是用標準,因此可能會與實際偏差太大而失去精準,但同時也是一個公司的目標做為依據,就看公司經營者想要用什麼方式去估算成本了!
UMC:Unit of Manufacuturing Cost
UMC= BOM + L+O
UCC:Unit of Cash Cost
UCC= BOM + L+O - Depreciation
直接成本:與生產直接相關的成本,像是BOM的成本或是機台的水電等等
在本公司的定義是BOM、80%的水電氣、50%的Others費用、30%的R&M
間接成本:與生產無直拉相關的成本,像是折舊等等
DL、IDL不會因為產能提升或是下降而會增減的成本 (只會跟Hire or Fire人有關)
留言列表